當一模出多個CAVITY時,標數(shù)應以模具中心為標數(shù)基準,成品標數(shù)基準應和成品圖標數(shù)基準一致當成品標數(shù)基準點與模具中心對稱時,應按對稱于模具中心標數(shù)基準,當一模內有多塊內模料,一內模料出多個CAVITY時,如果成品對稱,應按對稱于內模料標數(shù),如果成品不對稱,應從內模料單邊標數(shù),即標數(shù)首選分中標數(shù),無法分中標數(shù)時,才從內模料單邊標數(shù),如以內模料單邊標數(shù),應以模胚基準角為標數(shù)基準(OFFSET偏孔);

當一模雙出一個CAVITY時,應從內模料單邊標數(shù),且應以模胚基準,角為基碼(OFFSET)偏孔;
標準應整潔明了,一般把模胚鋼料,成品數(shù)放在一起圖紙上方和左方,運水數(shù)單獨放在一起,當有行位時,行位數(shù)應和運水數(shù)放在一起,標數(shù)應完整,特別是鋼料大小,厚度及成品在模圖里的位置不可缺少;
頂釘圖、邊數(shù)圖、鑲件圖、標數(shù)基準跟排位圖一致,排位圖確定通過后,未經工程人員許可,不可隨意改動師傅位(標數(shù)基準)。
(17)當模具是硬模(內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)時,必須以模具分中或鋼料分中標數(shù)。
(18)運水—是用為冷卻內模用,通運水時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有適當?shù)睦鋮s,即冷卻要均勻,還要注意與頂針鑲針間的距離應有3—4mm以上,運水塞頭深10mm以上,運水到膠位的距離10—15mm較為合適,若以運水孔的直徑為D,即運水的中心距離為5—8D,當制品為聚乙烯(PE)時,運水不宜順著收縮方向設置,以防制品有較大的變形。
(19)設計的冷卻運水系統(tǒng)必須流徑內模中(鈹鋼模內模在A、B模板上直通即可)并于運水(出入口分別打上清楚編號,M/OUT字,設計指定的行位必須上運水、運水孔一般不小于特別情況進也可用或跟客戶要求做,上模運水盡量近膠位,下模運水盡量走外圈,一般走“U”“C”形或“一”直通才可,較深時要走BAEFCE,運水在將要走模之前才鎖;

(20)當成品有凹(如花紋、側壁上有孔等采用側向抽芯即行位出模;
(21)當成品側壁不允許有出模角時應采用側向抽芯即行位出模;
行位分內側抽芯和外側抽芯,按前后模又可分為前模行位(行位在前模板內滑動)和后模行位(行位在后模板內滑動)前模行位常用較杯形式,因結構簡單。當不能采用較杯開式時,必須設計特殊結構的模胚,即面板與A板間應有一次分型;
(23)有行位之模具,行位鑲入后模深度,一般不可小于25mm,行位特別小時可作20mm,當并排出兩行時,行位之間應有小于20mm鋼料,以防FIT模時鋼料變形,畫行位時要注意行位的斜度,斜邊角一般在15度—25度之間選取,角度太小易燒壞斜邊,角度太大易卡死,即無抽芯,特殊情況下不可超過30度,壓雞斜度應比邊角度大2度,當行位很高時作1度,行位壓雞冬茹位寬16—30mm,一般作壓雞厚度的一半左右。